“碳中和”大家一定不陌生,簡單說就是實現二氧化碳的動態零排放。作為當下全球共識,背后所承載的是新一輪的能源目標。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用更短的時間達到其他國家50年才能實現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碳中和”不是一刮就跑的“風口”,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長期投資機會。
從碳排放源出發,中國碳中和的減碳路徑主要是電力行業脫碳化、工業行業節能化、交運行業電力化、建筑行業綠色化。因此“碳中和”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工業等多個行業,包括光伏、風電、儲能、新能源車、碳交易和碳捕集等多個投資主線。
要想在“碳中和”的大浪中淘金,需要對產業有深入的研究。他,從新能源“極客”到淘金“碳中和”,對研究有著極致熱愛。投資中,著眼長遠、守正出奇。歷史管理產品業績同類排名前1%的他,認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兼顧業績落地。他堅信在對的方向上不斷努力去挖掘,一定會有美好的收獲!他就是富國碳中和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張富盛。
富國碳中和混合擬任基金經理 張富盛
◎ 證券從業年限13年,投資管理年限4.5年;
◎ 國內大型買方和賣方證券投資機構經歷豐富,曾先后任職于中金、高華證券和上投摩根基金;
◎ 2021年11月加入富國基金,現任富國清潔能源產業、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富國汽車智選混合的基金經理。
從張富盛管理的產品歷史表現來看,業績同類拔尖。以上投摩根動力精選混合為例,截至2021年9月30日,海通數據顯示,上投摩根動力精選近兩年排名位列同類前1%(7/622),近一年排名位列同類前2%(15/865)。
目前在管的富國清潔能源和富國價值增長,自張富盛開始管理后,業績極具爆發力。
投資框架:著眼長遠,守正出奇
張富盛的投資框架可以用“著眼長遠,守正出奇”來概括。著眼長遠很好理解,守正出奇則在于他的倉位配置。他認為,成長股投資相較其他行業波動較大,但如果一個產業的長期趨勢是比較確定的就可以忽略一些短期的波動,給企業更多的耐心,等待企業通過技術迭代把產品做好,賺β的錢,此為“守正”。而“出奇”部分,旨在有更高的風險偏好的情況下去抓一些結構性的機會,力爭更多的超額收益,賺取α。
落腳到“碳中和”投資上,張富盛認為像光伏、風電、電動車這些板塊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期接近成熟期了,所以這樣的行業可以考慮作為一個“守正”的倉位去配置;再比如“碳中和”下還有一些爆發性較強的結構性行業,包括工業節能、新材料、環保建筑等領域,等未來好的商業模式起來之后它的爆發性很強,可以考慮作為目前的“出奇”倉位去配置。
掘金“碳中和”:在對的方向上挖掘,一定會有美好收獲
張富盛的能力圈包括TMT(科技、傳媒、通信)、高端制造、新能源產業鏈等行業。但與一般專注在成長股投資領域的基金經理不同,張富盛早期是看大宗商品出身,這就使得他的成長股投資框架,不僅僅是自下而上,而是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加上成長股估值受流動性影響較大,這個投資框架很好的將兩者合二為一,這就實現了既要“自上而下”,尋找邏輯通暢的行業,向行業要beta;又要“自下而上”,在有beta的行業里“翻石頭”,向個股要alpha。
“碳中和”既包括低碳環保的新能源領域,比如光伏、風電、儲能和新能車等;也包括高碳行業的綠色減排領域。他說:“在對的方向上挖掘,一定會有美好收獲”,而“碳中和”投資就是他認為的成長空間大、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對的方向”。
新能源觀點:
? 光伏、風電:2023年或許是光伏、風電平價放量的年份
? 儲能:儲能是剛啟動的一個爆發性極強、長期成長空間大的細分行業
? 新能車:對比智能手機滲透率還有提升空間,“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所以新能車的智能化方向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臨近春節,祝大家新的一年好運連連事業發,身體健康財運發,基金投資旗開得勝!揚眉“兔”氣,大展宏“兔”!
富國碳中和混合
A類:017041,C類:017042
2月2日起盛大發行,敬請期待!
-#日富一日 碳中和-
各位客官生活中有哪些比較“碳中和”的生活場景?您看好“碳中和”涉及的哪些行業投資機會?歡迎客官們留言分享~
留言被精選且點贊數前10名的客官,富二將獎勵10元話費給到客官~
(提示:請客官直接在本篇文章評論區留言,獲獎后富二會通過后臺通知獲獎用戶,屆時請按“關鍵詞+手機號”此格式回復富二。留言活動富二會在后臺監測數據變化情況,保留取消數據存疑用戶獲獎的權利。)
本活動截至2023年1月20日17:00結束,最終解釋權歸富國基金管理1有限公司所有。
了解更多
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在投資前請投資者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基金凈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現虧損.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一定盈利, 也不保證最低收益.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未來業績表現。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